第(1/3)页 江海想过自己会火,但江海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有这么火? 从考斯特商务大巴车上下来的瞬间,如潮水般的北师大师生,顿时就朝着江海的方向涌来。 “江海老师,麻烦给我签个名” “江海老师,我好喜欢读您的书.” “江海老师” 人不应该以年龄来论成败,不是说年长的人就一定会有成就,年龄大和有本事这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老一辈总是喜欢以过来人口吻教训年轻人: “我走的路比你吃过的盐都多.” 实际这句话就完全是一个悖论。 如果年长的人就一定会有本事,那这个世界上不可能还会有这么多平庸的人。 之所以总是会有长辈喜欢用这种话来训诫轻人,是因为他们能向后辈炫耀的东西,也仅仅只有自己的年纪。 “你是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多次?” 想清楚这个道理,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和喜欢说教的老一辈人不同。 很显然,江海就属于是年纪轻,资历足,并且有做出过自己成绩的人。 正基于此,有许多年轻人,特别是向往成为作家的文艺青年,视江海这位作家为榜样。 江海从大巴车上下来,顷刻间,直接就被身边的同学围拢。 见前往体育馆的路被狂热的书粉堵住,江海只能是接过签字笔,无奈的向身边的同学呼喊: “别着急,一个一个来。” “大家都别挤” 作家和作家之间,是存在差距的。 饶是能进入到中国作家代表团前往法国出使交流的作家,都是当今文学界的权威人物,都是当今文学界的顶流。 可即便如此,大家依然是存在差距的。 作家代表团是分批次进入到体育馆会场,和江海同一辆大巴进入到体育馆的作家,还有当今文学界知名的文坛巨擎苏睿慈、杨承允、迟子建 纵然大家都属于是当今文坛的顶级名家,一下车的时候,一帮人一窝蜂似的就朝着江海的方向涌了过去。 只剩下零星几位读者,来到以苏睿慈为首的这几位作家面前: “您好苏老,我很喜欢您的文章《树与影》,请能不能给我一个签名.” 同样都是知名作家,这江海在年轻人群体,火到出奇,有这么多的读者。 而自己这边. 却冷清得出奇。 这,就令得和江海同行的这几位作家有些尴尬。 “哈哈,当然可以。”作家苏睿慈爽朗一笑,给面前零星几位过来要签名的读者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即看了眼江海的方向,又打趣似的看向了自己身边这几位作家,“看来年轻人还是喜欢年轻人,我们这群老家伙,都老了哦.” 几人站在原地交流了一番,见再没有读者上前,随后就径直走入了体育馆会场。 只剩下手忙脚乱的江海独留于原地。 “这是你的,谢谢。” “这个是你的,谢谢.” 江海的字算不上好看,是那种普通的字画当中掺杂了和那些许的笔锋。 比起练书法的,稍微逊色了几分。 比起普通人,又稍稍好了那么一点。 江海随手接过来一本《太阳照常升起》,先是在书扉页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再贴心地写下了读者的名字: “江海,to邓冰颖.” 抬起头来,江海直视着眼前这位扎着马尾辫,模样甜美的女生: “诺,拿好了” 也就是在抬头之际,江海在这位模样甜美女生旁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这不是. 沈月,沈大小姐? “呃,好久不见。”江海一愣,随即笑着同她打了个招呼,“听说你来北师大念书了?” “还真是有好长时间没见到了.” “谢谢江海老师”北师大文学社社长邓冰颖这边刚如获至宝般收起江海的亲签,头一抬,就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家江海竟然在和沈月打招呼? 她顿时瞪大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身边的沈月,眼神里的惊讶之色溢于言表,那模样仿佛就好像在说: “你竟然认识江海老师????”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也遭受过社会的毒打之后,沈月身上少了些高傲的棱角,多了几分向世俗的妥协。 她释然的朝着江海笑了笑: “对啊,我到这边都已经一年多了。” “好久不见~” 江海总感觉沈月的变化有些大,但具体变化是在哪里,又有些说不上来。 就好像是以前那个浑身带刺的冷傲女生。 此刻,变得随和且温顺。 看得出,这段时间她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也改变了许多。 实际沈月的确是非常有才气的一位女生,哪怕是从澄戏来到北师大,在北师大她依然能做到出类拔萃,成为中文系里的顶尖。 但是 这种顶尖应该也得分人,分和谁比? 和同龄人比,她依然可以算作是出类拔萃,属于人人艳羡的天之骄女。 但要和江海比 那差距可就不止一星半点儿。 不俗的外貌加上远超同龄人的才气,令得沈月纵然是从澄戏来到了北师大,在学校内依然是拥有了相当一批的追随者。 眼见中文系大名鼎鼎的冰山才女,在江海面前,竟然卸下了戒备 露出了释然而又温和的笑容。 这令得身边的同学顿时惊叹: “一年多了,我还是头一次见沈月笑的这么开心。” “她竟然还和江海老师认识吗?” 其实江海和沈月之前并没有什么隔阂,就算是之前有过些许的不愉快,实际也只不过是年少轻狂所做过错事。 如今老友重逢,曾经的隔阂早已不在,不说相逢一笑泯恩仇。 但至少也是会笑着感叹: “时间,过得真快。” “这变化,是真大啊.” 很难相信,曾经在图书馆那个同自己争座位的男生。 现如今,竟然拥有了这般成就? 在感叹之际,又不禁发自内心的为江海庆幸: “恭喜你,你实现了当初的诺言” 并未给到两人太多寒暄的时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