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听说,日本作家代表团过来的时候,也没有咱们这么尴尬.”人群之中,有一位带着金丝边眼镜,一看就是留洋派归来的作者,看向身边的刘震云,“最少,别人那边儿,还多少有几个读者过来接机.” 其实要论起文学方面,在世界文坛,日本文学那可是一点儿也不弱。 传统文学方面,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名誉响彻于世界文坛。 毫不夸张的说 纵然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有很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要论起名气,那还真没办法和村上春树相比? 除却传统文学,论起推理侦探类,以及恐怖故事流的畅销读物,日本作者在世界文坛也非常之具有知名度。 东野归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英译本在欧美也非常之受欢迎。 “听说三天前日本作家代表团莅临巴黎机场之时,在现场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中国人其实并不爱攀比,就比如说看到英国作家代表团如此之受到读者欢迎,大家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妒忌,而是站在原地默默感叹: “差距,这就是差距。” “任重道远,咱们还得向人家学习.” 可是,这只是针对别国 但凡自己面对的人群是日本人,那种隐藏在基因里的好战情绪瞬间就会被激活: “凭什么?” “咱们有哪点儿比不上小日子了?” 纵然,大家的嘴上是不带一点儿服气的,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 中国文坛和日本文坛,至今仍然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并且这种差距,还不是短短一两天就能弥补。 有句老话说的好: 人急了,什么都做得出来。 但数学题不行。 同样的道理。 哪怕你再急,再不服气 该写的文字你不是照样写不出来? 别人的传统文学,写的就是牛逼,就是能受到国外读者的喜欢 你能怎么办? 别人的推理,恐怖读物,写的就是吊,它就是能畅销于世界. 你看不惯又能如何? “不要计较一时的长短,也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铁宁深深看了一眼面前人潮涌动的景象,随后带队,径直走向了机场外的商务大巴,“我们,先回去休息.” 一本书,应该注重它的文学性还是通俗性? 文学性的作品,势必受欢迎程度不会太深,这也是当今中国文坛的主流。 绝大多数中国作家,都在试图通过叙述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来向读者讲述那些深不可测而又晦涩难懂的大道理 道理,归道理。 但是还是那句话—— 大家一天上班上学都已经够累了,谁他妈有功夫成天听你讲道理? 一年三百六十四天都在被教育,好不容易临近春晚想看个喜剧放松一下,结果喜剧也给你整个喜头悲尾,让你是笑不开心,也哭不出来. 春晚是看不下去,大家寻思看本书放松,想乐呵一下,结果看个书你还要教育我,看个书你还要给我讲大道理? “正是由于国内文学说教意味太过普遍,所以传统文学的销量才提不起来,也就没有达不到那么大的影响力.” 前往酒店的路上。 江海分析着自己对于传统文学的看法: “你看日本文学就和我们截然相反,不管是推理还是恐怖,他们都是以故事本身为主,只要故事本身足够精彩,甚至可以抛弃掉一定的合理性和文学性,所以他们的书才能在国外这么受欢迎.” 江海的分析,不无道理,大家也都懂。 但是 你要让这样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抛弃掉自己已经熟悉了半辈子的文风 去和国外作者比拼脑洞? 去和国外作者比拼想象力? 这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宜? “我不这样认为。”专写散文的诗人兼作家迟子建,对于江海的发言,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学,不应该取悦任何人,作为作家——” “我们能做好的就是写下自己笔下的每一个文字。” “至于说书籍是否畅销,文字能不能打动别人?” “这些,我觉得不应该在一位文读书人的考虑范围之内,我们不需要取悦任何人,我们只需要取悦自己.” 江海,属于是新派作家,新派作家的观点就是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为了写出这个精彩的故事,应该摒弃掉无病呻吟的大道理,开始从【讲道理】去朝着【讲故事】本身延展开来。 就比如说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在比如说贵志祐介的恐怖《第十三种人格》。 为什么别人的故事能够畅销于世界? 其本质的内核,就是因为别人的故事足够精彩,没有那么多令人反感且内容繁琐的大道理. 可以诗人迟子建为首的老牌作家,却认为文学不应该取悦任何人,所谓文学—— 就应该是清高的。 就应该是不被世人理解,孤芳自赏的。 “我不认为繁琐就是一件坏事。”秉持着老派文人的骄傲,迟子建也是说出了自己的道理,“你看《红楼梦》,当初不也不被清朝的主流文坛所理解?可像现在呢?” “它不照样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四大名著?”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作品就应该是远超时代,就应该不被这个时代人所欣赏的,经典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经典——” “就是因为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你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在它身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