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哪怕是自己的主场,方振国同样也说不上话 “叫什么校长,叫我老方就好”被江海注意到方振国显然非常之欣喜,也就是他在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径直被拉到了伊丽莎白女皇和英国首相面前。 看着突然出现在面前的英国首相和伊丽莎白女皇,方振国在惊喜之余,又有些不知所措。 身前这么多领导想要同首相和女皇交际一下,自己绕过了这些领导,主动和女皇首相寒暄. 会不会抢了他人的风头? 会不会颠倒了主次? “呃,我”正当方振国想要退回刚才的位置,把交际的机会留给身后的部长, 伊丽莎白女皇一句话,直接将方振国留在了身边: “你,有一个很优秀的学生.” 这一刻,方振国脸上简直就乐开了花。 毫无疑问,今天的文物归还仪式—— 是真的会被载入历史! 继九七港岛回归之后,伊丽莎白女皇再次访华,这意味中英关系的破冰。 常年流失于海外,珍稀程度远超圆明园12生肖铜首的辽三彩罗汉像,时隔多年终于被归还于国内,这意味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终于开始崛起。 不管是于情还是于理,如此重要的日子—— 一定会被将来的历史书所铭记! 谁能抵御青史留名的诱惑? 试想一下,百年之后,那时候的子孙后辈翻阅历史教科书,在书上不仅是翻阅到了伊丽莎白女皇归还文物的图片,自己的后人在翻阅教科书时,发现自己的爷爷就站在伊丽莎白女皇身边. 这,可太有牌面了好吗! 中国人,终其一生也无非抵御两样东西—— 其一,族谱单开一页。 其二,挥舞着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 眼瞅着自己的站位,从一开始的边缘人,靠近到舞台正中,甚至于伊丽莎白女皇的旁边 这一刻,再也克制不住自己脸上的笑容。 校长方振国流露出【有胜阅兵.jpg】的经典笑容,径直看向江海: “江海,我果然没看错人!” “我打小看你小子就行” 在列兵的护送之下。 一尊古朴且充满了神韵的辽三彩罗汉像,缓缓从台下,被护送至台前。 时隔千年,经历无数历史变迁,饶是岁月沧桑,历史更迭。 也依然没有办法掩盖这尊罗汉雕塑的灵气。 这尊罗汉像,见证了中华历史的兴衰。 盛唐,从鼎盛的繁华到破败后衰亡。 大宋,在极境升华的艺术氛围之中最终走向凋零。 元军的铁蹄从关外踏遍关内。 铁骨铮铮的大明,于民不聊生的乱世中极速崛起. 历经千年,当再次看见这尊被中华民族奉之为瑰宝的文物,返回亚洲,来到国内,来到这澄海戏剧学院图书馆门前。 无数人,湿润了眼眶: “回来了!” “终于,回来了.” 高台之上。 无数镜头之下。 江海一人屹立于舞台正中央。 在他的左边,是从北平各个部门特意赶来参加这一次文物归还盛典的领导。 在他的右边,是来自于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皇和首相。 伴随着【辽三彩罗汉像】正式交接,被故宫馆长宣布收录。 国旗开始在仪式台前飘扬。 恢弘响亮的歌声响亮于现场每个人的耳畔: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今天,主动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天! 一位中国作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先是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认可,然后又令得对方主动归还侵占时间长达数百年的文物 看着仪式台前,正在一脸认真奏唱国歌的江海。 镜头前,无数网友开始在网络上议论着: “我现在说江海是当代文坛第一人,应该没有人会反驳吧?战绩可查!反驳的人倒是举个例子把更能打的作家名字说出来啊.” “我原以为,江海是和铁宁、刘震云一个档次的传统作家,谁曾想这属实是有点儿看低他了?” “一年前,江海被誉为中国青年文坛第一人,一年后,江海被誉为中国文坛第一人,这成长的速度,是不是有点儿太快了?” “我承认,江海是一位非常具备潜力的青年作家,但仅凭此你就把他称之为‘中国文坛第一人’,这是不是有些为时过早?” “我不管什么中文还是外语,我不管什么传统派还是维新派,我也从来就不在意什么论资排辈,在我心中,从江海把辽三彩罗汉像赢回国内开始,他就是中国文坛,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不接受任何反驳.” 当故宫博物馆馆长,宣布将这一尊从英国‘留洋’归来的辽三彩罗汉像,收藏于馆内。 当央视、各大地方台的新闻节目,纷纷对这一场文物交接仪式进行实况转播。 一时间,江海的名字,以及澄海戏剧学院这个学校—— 声誉响彻于全国各地! 在有关部门的刻意引导之下,无数媒体记者针对这一次文物归还仪式,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大肆报道。 《中国作家江海名扬海内外!他凭借一己之力,征服了整个欧洲的读者.》 《吾辈当自强!华夏少年说,江海在法国爱丽舍宫的励志演讲.》 《一位学生,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欧洲读者敬仰的作家?》 《一人带火一校!预计明年澄海戏剧学院分数线,将会迎来史无前例的暴涨.》 这一刻,舞台之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