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福贵,是被动承受,麻绳专挑细处剪,厄难专找苦命人,纵然他不想吃苦,但生活之中的苦难,还是一个又一个降临到他头上,不容他有任何喘息的余地。 纵然,两人在面对苦难的选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 他们两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 不论是面对生活还是大海,他们都从未被打倒! “明白了!” “我明白了!!” “我全明白了!!!” 一位眼角依旧掺杂着些许泪痕的青年,宛若彻底开悟了一般,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了自己悟出的东西: “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江海老师之所以会塑造出这样一个结局” “是因为中国过去60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江海老师是想通过亲人不断离世这种艺术表达手法,来凸显出活着意志的珍贵与不可剥夺!” 宛若彻底明悟,他声音近乎颤抖着喊出一席话: “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像福贵一样,咬紧牙关挺过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只有活下去才能看到希望” 话音落下,当即又有一位儒雅青年朝着江海呐喊: “江海老师!”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呼喊,直接令得全场同学的视线,开始朝着江海的身上疯狂汇集: “你是不是想通过塑造福贵这样一位悲苦的人物形象,来鼓舞我们,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身处于这人世间,福贵遭受了这般非人的苦楚,都能在这个世界上坚强的活下去?我们作为生活在这世界上的普通人,平凡人,又怎么不能在遇到挫折之际,坚强而又勇敢的在这世间活下去” 两行热泪控制不住的从脸颊流下, “活着的本身并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活着!” “这,是不是就是您书写这个悲情结局,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一时间,种种视线,开始朝着江海的方向,疯狂涌来。 或震惊。 或明悟。 或醍醐灌顶。 感受着众人各种各样目光的注视。 江海在闷声不说话的时候,心头也是和这些学生一样震惊: “我原来” “还有这些意思吗?!?!” 实际江海一开始并没想讲那么多,在抛出书里的那句至理名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江海刚想要继续说下去: “你们爱看看,不看拉倒.” 谁知道,自己刚说出一句名言经典,甚至都没给到他发挥的机会。 眼前这些学生 直接就开始了近乎疯狂般脑补? 直接从书的开篇,中段,到结尾给他脑补出了一个他自己都未曾想到过的剧情框架? 虽然,这些东西,自己并未曾深想过。 不过 不得不说,这些学生说的. 他的确是很有道理? “不愧是北大的高材生。”看着涌现到自己面前的这些男男女女,江海发自内心的开始鼓掌,丝毫不掩饰自己眼神里的欣赏之情,“我只能说你们很有天赋,都不用我细说,只不过一经点拨,便能明悟至此?” “我不得不承认,你们——” “确实是很聪明,很有悟性.” 要不说中国人这一辈子最爱做的就是阅读理解? 上学,开始揣测千年前的诗人随手写的古诗词到底是有个什么含义。 上班,开始揣摩上司领导的微表情到底有个什么意义。 上司笑着夸赞:“你真能干啊。” 上司阴沉着脸阴阳:“你真能干啊~” 纵然,这两句话从构词来说就是一模一样. 但是! 它貌似的确确确实实拥有着不同的含义? 经由江海的这番确定,甚至都不用他过多解释。 这些学生自己就说服了自己。 “不愧是江海老师!” “通过福贵的身世的凄惨和悲苦,突出全篇的主旨,升华活着的主题,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原来,这就是这本书取名为活着的原因.” 很显然,江海对这些高材生的悟性,非常满意: “孺子可教.” 纵然,大家只不过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可为什么. 江海就能写出类似于《活着》这般悲天悯人的经典作品? 纵然,大家学历相仿,甚至于论起高考成绩江海就只有他们这些人随意挑选出来一个的零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