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江海这本科幻文学新作,绝大部分的读者,都处于一种褒贬不一的状态。 有的认为: “江海这本《海底两万里》,为读者揭秘了一个神秘而又广阔的海洋世界,想象力异常充沛,对于海底两万里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有一个极其详细的描述” 纵然,有一部分读者觉得江海的这本科幻文学新作,写的不错。 不过,绝大多数的读者还是认为: “我承认江海的这本《海底两万里》想象力有余,它描绘的海底世界,确实是十分精彩,不过” “你要把这本《海底两万里》算作是科幻文学读物?” “这会不会.” “过于牵强了?” 此刻,远在法国的伊丽莎白四世,也就是和江海交好的格温公主。 在听闻江海新作的消息之后。 她第一时间,就差人从皇室专用的书店内,内购了一本江海写的《海底两万里》。 白金汉宫,王室内。 休息室。 她身穿一身典雅长裙的格温,用纤细而又白皙的手指,翻阅着怀中的《海底两万里》。 一页。 再一页。 又一页。 她时而眉头舒展,时而眉头紧蹙,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 她合上了怀中的书,深有感触的从嘴里吐出一句: “这,不像是江海的水平啊” 你要问江海的这本新作《海底两万里》能不能看? 能看,这自然是能看! 还是那句话—— “《海底两万里》对深海里的海洋世界,做了一个极其详尽的描述,在想象力方面,这本书可谓是直接拉满” 只不过! 以江海的水平,写出这种类型的科幻读物? 这会不会有失水准? 这会不会过于幼稚了? 纵然,江海的这本《海底两万里》它身上的标签是属于【硬核科幻】,不过细数这部作品里,出现的有关于人类科技力的想象着实是过于匮乏? 就比如说 在中,主人公使用了一种名为“鹦鹉螺号”的深海潜水器来探索海底世界,这个深海潜水器异常神奇,它能下潜水底万米,虽然书中有关于这个潜水器的描述异常神奇,不过在读者看来. 这不纯纯就是现在的核潜艇吗? “这应该不能叫硬核科幻?”伊丽莎白一边说着,一边在脑海里回忆起有关于各国武器库的联想,“书里形容的这个潜水器,不都已经出现在现实世界里了吗?” “俄罗斯的和平号、美国的阿尔文号,这些核潜艇不都能代替‘鹦鹉螺号’.” 再比如说! 中有一段的内容,是在描述主人公使用探测车来探索海底,这个探测车能无视海底两万米巨大的压强,让驾驶员在距离地面两万里的深海,如履平地 “可是.”看着花书中有关于探测车的描写,伊丽莎白顿时又陷入了沉思,“这种可以在海底无视压强,如履平地的探测车不都已经成为现实了吗? “美国的深海挑战者号,还有我们英国的卡梅伦号,早都已经修缮并建成了这种用于探测深海的海洋仪器” 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还有很多类似于核潜艇、探测器这种类型的“硬核科幻”,随便再举几个例子都能列举出一大堆—— 用空气压缩的枪发射带电的子弹,这不就是现在的电击枪? 潜艇内完备的电能设备,这不早都已经运用于实际? 你要说江海这么写有没有毛病? 毛病,固然是没有。 只不过. 你把这种都已经发生于现实里的东西,把它称之为硬核科幻? 这就有点儿侮辱读者智商了 严格来说,江海所写的这一部《海底两万里》,它就是把现有的科学仪器运用到书中,然后再冠以【硬核科幻】的概念。 如果这本书是出自于十七八世纪,你将这样一本书称之为硬核科幻,这的确是没有毛病。 但是,这特么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 伊丽莎白摇了摇头,将脑子里那些花里胡哨的想法,全都甩了出去。 她走到寝宫外,想要吹些凉风确保自己脑子清醒。 谁料,刚走出殿外,就听到宫殿的保卫人员和清洁人员,私底下在偷偷议论着: “江海,江郎才尽” 客观上来评价,实际江海的这本新作《海底两万里》,它还算是一部及格线以上的冒险类读物。 纵然书中有关于【未来世界的幻想】,的确是. 差强人意? 用这个词汇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不过,书中那些有关于海洋生物的描述,地心深处的游历,海底世界的幻想. 仅凭这些内容,都绝对值得一看! 如果这样一本佳作,是出于一位普通作家之手,那他的表现自然是可圈可点。 只不过. 这样一本号称是【硬核科幻】的【伪科幻文学】,如果是出自于江海这位作家之手的话 这,就足以令人抨击了! 要知道,现如今不管是中国文学界,还是欧美文学界,都对江海这么一位正值盛年的当红作家,抱有极大的期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