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当初,江海只是个晚辈,江海的作品还需要他的推广才能让外人熟知,可现在,只单单凭借着【江海】这个名字. 这就已经是一块金字招牌了! 纵然文人的自信从来都是心比天高,可即便如此,刘震云早就清楚,以他现如今的年纪,还有他名下的这些代表作品. 想要登临神作? 想要冲击诺贝尔文学奖? 用四个字足以形容—— 遥遥无期! 准确来说,是根本就不可能 如果说,自己没有办法达成的成就,在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自己提携过的后辈登顶 这,当真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一大幸事! 这,当真是死而无愧了!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刘震云在看向诺奖实时转播的眼神里,在凝重之中蕴含着几丝激动,在激动之中蕴含着几丝向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请筑文脉!” “请为当代文坛,重筑一个崭新的时代!” 坐在刘震云身旁,之前和江海有些过节的贾平凹,在看向江海的眼神里,莫名多出了几分无奈与怅然。 “这,才是江海的真正实力吗.” 曾几何时,他一直把江海当做是晚辈看待。 在他眼里,所谓中国青年文坛一代当之无愧的天才,也不过只是在文学路途上有着几分幸运与天赋的晚辈,原以为这样一位晚辈不足为惧,不论他怎么样成长也不可能会撼动自己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地位。 可谁曾想,当初那位不入流的小辈. 竟然都已经成长成为参天大树? 竟然都已经站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我原以为,我就已经算是近代文坛最有天赋,最有文采的那一批作家,可现在来看.” “所谓天才,也不过是见江海的门槛?” 回想自己当初在江海面前倚老卖老,甚至于依仗自己的资历,同江海耍起大牌。 这一刻,一向老练的贾平凹不禁为当初自己的行为感到面红耳赤: “可悲。” “更是可叹.” 这一刻,金碧辉煌的大会堂场内。 来自于五湖四海的作家,高校教授,文学学者,尽皆齐聚于此。 现场,所有人的视线,开始纷纷朝着会场正中央的实况转播屏幕,近乎疯狂般汇集。 或期待。 或紧张。 或兴奋。 或感慨。 当看着江海年轻的脸庞,出现于瑞典文学院,出现于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现场。 不止于刘震云,有许多人,都在以一种极其紧张的情绪,开始在私底下近乎于虔诚般议论着: “大世之争!” “重筑文脉!” “请先生为中国文坛,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瑞典文学院。 诺贝尔颁奖典礼现场。 许久未在公众面前露面的江海,身穿一袭得体的黑色燕尾礼服,出现于这诺奖颁奖典礼现场。 当江海出现于现场之际。 顿时,就有不少在场的异国作家,走上前来主动同江海打着招呼: “江海先生,久仰大名。” “江海先生,你好。” “恭喜你,江海.” 诺贝尔文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也就是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纵然,在瑞典国王没有宣布诺贝尔文学奖最终获得者之前,任谁都不可能会知道这四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最终的获得者会是谁,到底哪国作家会如此幸运斩获这世界文坛至高无上的荣耀 但是! 哪怕并没有获得这最终诺贝尔文学奖,仅仅只是获得这诺奖的提名—— 同样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今年,进入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名单的,一共有十二名作家。 其中—— 中国作家一位。 日本作家两位。 来自于意大利,瑞典,丹麦,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的作家共计九位。 四年评选一届,放眼世界文学领域,平均每年只能评选出三位作家参与提名,这诺贝尔文学奖的含金量—— 不可谓不高! 毫不夸张的说,能进入到这诺奖得住候选人名单的作家,放眼本国乃至是各自所出的地区,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就比如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你别说在现如今的日本文坛他属于是独一档的存在,哪怕就是放眼整个亚洲—— 也极少有作家能超越他在文学上获得的成就! 再比如说来自于意大利作家的费德里科,他也被外界认为是这一届诺奖获得者的有力竞争者,论起长篇文学的构造能力他或许尚有欠缺,但要论起短篇文学创作能力,他直接被欧美地区的读者冠以“二十一世纪的莫泊桑”“长篇领域的欧亨利”. 能经由瑞典文学院评估,进入到这四年评选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名单,这十二名作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