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通票包含了乐园里面大部分游乐设施的费用,而门票没有。 一张青少年通票要41000韩元,一张青少年门票只要30000韩元,中间有11000韩元的差额。 这钱并不多,但对于出身普通的高一学生权恩菲来说,已经足以让她犹豫了。 恩菲的家境并不富裕,她除了上学和练习,节假日和寒暑假都会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选择去店里打工赚钱。 自己的小金库本来就不饱满,上次给易浩彦过生日买蛋糕又用去了一部分,这次的门票钱能不能省一点呢? 可是。。。 女孩心里打着鼓,不知道怎么开口。 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现代社会里,钱是最现实的问题。 许多东西都被直接或者间接的标上了价格,成为可以用钱来衡量的商品。 这让一些原本很美好的事物因为沾染铜臭味而变了味道。 善良值多少钱? 高尚值多少钱? 勇敢值多少钱? 爱情值多少钱? 许多感性的,抽象的,不可量化,但是极为宝贵的人性特质被简单粗暴地和冷冰冰的金钱数字联系起来,仿佛那才是事情的本质。 这是有问题的。 人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可以用金钱和物质来做单一衡量的存在。 但可悲的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就是事情的本质。 不过对易浩彦来说不是。 他不缺钱。 这种不缺不是一种数字绝对值的标准概念,而是一种观念。 具体说起来,有多少钱才会算得上不缺钱?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标准。 有些人明明家财万贯却依然觉得自己不够有钱,有些人其实没有那么多金钱,但觉得已经足够。 缺不缺钱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观念。 即目前拥有的金钱能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 这里面有两个变量。 金钱数量和需求数量。 只要钱数没有满足需求,就是缺钱,和拥有的具体资金量没有关系。 同样,只要金钱可以满足需求,就不缺钱了。 易浩彦不缺钱,主要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现在对于金钱没有多少需求。 现在的他,更在意自己的情感感受。 这种感受除了和他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关,还和权恩菲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男孩一直很注意和恩菲的相处,处处体谅和照顾她的感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