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都说,有梧桐树的地方才是浦江,安和街上也立了不少梧桐树。 远远的一瞧,亦小有绿意。 一开始还雄赳赳气昂昂的胡啸,赶了半小时的路后,已经把皮鞋的后帮踩了下去。 一路提溜着当拖鞋使。 “您那二八大杠呢,”江山自己也没骑车:“怎么没骑出来?” 胡啸停下了脚步,靠在一棵梧桐树旁掏香烟:“别跟我提自行车,他古铮铮现在出门可是小轿车。” 江山笑了:“古台那车我坐过几回,的确不一样啊!” “嘁,”胡啸挖了他一眼:“早知道老子不替他操心广告的事了。” 江山撇了撇嘴,想起了自己的几幅字画。 “江山~” “有什么指示?” “我不想走了,”胡啸靠在大树上:“你去把老爷子请出来,我们就在街角的小饭馆随便吃点。” “成,”江山转身就走:“您先过去占个桌。” 走了这么久,他这会真饿了,也不知道李叔吃了没。 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小院后。 正好和小厨房的江妈瞧了个正脸:“怎么这个时候回家?我没做你的饭。” “您不会连自己的饭都没做吧?” “一个人随便对付点就得了,不然还得自己收拾。” 江山仔细一想,自己好像也是一样:“译制厂的胡厂长,让我叫上李叔一块上外面吃饭。” “你李叔好像正在吃……” “李叔,”站在小厨房外面的江山,叫了一声:“胡厂长在前面的小饭馆等伱呢。” 已经端起饭碗的李若诚看了老伴一眼,李怀英抓着筷子向外面挥挥手:“别吃甜的。” “有老三在,我想吃也吃不成。” 一边扣着中山装的衣扣,一边踏出家门的李若诚,心情莫名的愉快。 “你还别说,偶尔出门走走是不错。”肩并肩和江山走在一块,李若诚精神了不少。 “对嘛,就该出门多走走。” 正聊着,不经意的一瞥,看见了正坐在小人书摊上的胡啸。 “江山还说你在小饭馆等我呢,” 李若诚笑着上前打了声招呼,然后猫着腰在靠墙的木板架上看了起来。 几根细麻绳拦着一排排小人书,随地搁了5、6张小木凳。 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同志,正捧着一本简爱靠在椅子上,俨然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 这一会已经没有空余的小板凳了,胡啸坐在两块红砖垒起的加座上。 “好久不见了,李翻译,”听见声音后,胡啸笑着站了起来:“在这歇歇脚,顺便看看有没有小江的三打白骨精。” “没有,”李若诚早来看过了:“掌柜的,你得去上点新货了。” 老板抬头看了看他们,笑道:“还是叫同志的好。” 三个人边走边聊,等江山将国营小饭馆的特色小吃都端上桌的时候。 只觉得,太平盛世也不过如此。 “叫这么多,能吃得完吗?”李若诚看了眼江山碗里的赤豆元宵。 “没事,”胡啸早饿了,端起面汤先喝了一口:“吃不完,咱们兜着走。” 江山也是这样想的:“李叔,今天的书译好了没?” 李若诚吃着碗里的小馄饨:“你指什么?报社的纳尼亚已经翻译好了。” 江山觉得问的时机刚刚好:“从今天起,您能不能在译文后面,加一条语法知识?” “针对当天译文的语法知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