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也难怪,毕竟一个是听了几十年的,一个是刚刚才冒头的。 但先入为主的道理,将令这一世的群众,重新认识一段广告词。 “别说,”江河缓缓看向了江海:“听着还真不错。” “……”江海这会也在心里念叨了好几遍:“嗯,是不错,看来老祖宗还真给咱们留下了不少好东西。” “老大,”江山悠悠吐出了一口薄烟:“知道以后该往哪使劲了吧?” “明白了,原来广告词这种听起来很洋的玩意,靠着咱们的老话就能轻松解决,”江海表示很有收获: “今天这场会开得很有必要,以后我们仨要经常组织学习。” “大哥,” 虽然江山也觉得碰头会很重要,但他这会更想知道该怎样把这话递上去:“那天出席会议的机械部领导,都有谁啊?” 江河这会也想问一句:“这机械部对东风牌卡车也太好了吧,不但特意为它召集会议,还鼓励你们为它想词?” “我想一下啊,”江海想了一下: “有一位姓饶的老领导看着岁数最大,跟在他身边的一位领导姓江,二位领导看着都挺客气的。 不过他俩在会议开始后没多久就立场了,老三、老三……” 江山一秒回神:“嗯?” “想什么呢?眼神都飘了。” “大哥、二哥,”江山收回了飘远的目光:“你们知道新中国的第一辆小汽车是什么牌子吗?” “东风牌小汽车啊,”江海脱口而出,但下一秒: “不对呀,我怎么记得第一辆东风牌汽车是一汽生产的,怎么如今二汽的汽车也叫东风了?” “因为,”江山缓缓道: “无论是一汽的东风、还是二汽的东风,都是同一个人组织建造的,这个人就是我们国家的汽车之父:饶斌……” 1953年,吉--林长——春,一汽奠基。 “白面书生”饶斌被委派担任了一汽的第一任厂长。 三年后,新中国的第一辆卡车:解放牌汽车诞生。 到了1958年,由饶斌取自主席的名言“东风压倒西风”的东风牌小轿车,也诞生了。 但这辆大红色的东风牌小轿车,在刚刚下线时却没有按上“东风”的标志。 只是在车头,贴上了一排“东风”的拼音字母。 之后,在饶厂长亲自驾驶“东风”牌小汽车,前往首都接受领导检阅的路上。 被一位群众误以为他们开得是一辆进口车。 直到这时饶斌才意识到,应该给咱们国家自主生产的小汽车,按上一个中文标志。 这个时候,距离检阅的时间,只剩下不到12个小时了。 饶厂长赶紧连夜找到了人民日报的总编、燕京工农汽车修理厂的同志。 当大家伙得知眼前这辆漂亮的小汽车,竟是新中国的第一辆小轿车后。 立刻齐心协力连夜帮这辆小轿车,手工打造了选自主席字体的“东风”二字。 自此,这一名为“东风”的汽车品牌,就算是在中国的大地上扎下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