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气场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气场相近的两个人,但凡站在一起,它就非常之容易相互吸引。 陈丹青,是属于敢打敢说的类型。 江海,也是属于完全吃不得亏的主。 本以为这两人但凡遇上就属于是针尖对麦芒,必然爆发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 可想象之中争辩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满是记者,镜头的欢送会现场。 在别的作家都在大谈对于文学的创作,艺术的理解,展示自己丰厚的学识之际。 会场中央靠近边缘的地区。 一位西装革履模样约莫五六十岁的中年人,身边站在一位看起来约莫二十岁出头的小伙。 在公众场合之下,两人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煞有其事的交谈: “依我所见,相较于白利群,中南海的口感其实要欠缺一些。” “这烟,抽起来不润。” “想要抽口味润一点的烟它就得加钱” 听闻江海这话,陈丹青深吸了一口手上的中南海,然后从嘴里吐出一口浓浓的雾气: “这烟,我抽了四十多年,它好不好抽我能不知道吗?” “真正的中南海抽起来什么样你知道吗?那都是烟草局特供,市面上买不到的” “有机会,去我那老宅,我给你整两包特供香烟给你尝尝鲜,不是我吹牛逼,我家里珍藏的那几条烟,你有钱也抽不上,得有权” 在卧龙出没的地方,必然会有凤雏的出现。 这句话,基本上都成为了一个定律。 很难想象,在满是官媒,如此庄重的场合之下,竟然会有两个人,准确说是两位作家—— 在镜头面前不顾形象的吞云吐雾? 完全就是作家当中的奇葩与另类。 别的作家,都在绞尽脑汁的思考着,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如何让自己的逼格看上去更高一些。 可唯独这两人 主打的就是一个没有逼格? 陈丹青也就算了,毕竟他是文学界出了名的嘴臭文青,这是敢在街上当场跟人干架的主,他身上种种的怪异举措,早就已经被人习惯,正宛若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艺术,就是装逼。” “我就是喜欢装逼,怎么了?” 这人,是个奇葩,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形象。 可你这江海. 怎么能跟这个老油子混在一起? 你,还有大好前途。 你,还年轻. 完全就没顾得上旁人怎么想,江海顺手把烟头丢进旁边的垃圾箱,然后抬起头来看向主席台的位置: “十五块的利群,我抽。” “一百块的中华,我也抽。” “只不过我这人可能苦日子过惯了,特供烟也好,天价烟也罢,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抽十几块钱一盒的普通香烟,抽太好的烟我会辣嗓子,可能,我这人天生就没有什么富贵命?” “那些烟,还是你自己留着抽吧” 听闻江海这话,陈丹青眼神里流露出一抹欣赏的神采: “好小子,我喜欢你.” 如果要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此刻陈涵影的状态,那这个词汇应该就只能是—— 目瞪口呆! 从小到大,她还从未见过自己的舅舅,能对一位作家流露出如此欣赏的神采? 放眼国内文坛,几乎就没有几位他看得上眼的作家? 用陈丹青的话来说就是: “想装,又不敢装,” “你说说这是不是一帮伪君子” 可唯独这江海,他见到江海非但没有和他争吵起来,甚至于两人还聊得异常融洽? 这,令得陈涵影非常之诧异: “我这舅舅,难不成是转性了吗.” 从小在班级里,有的人被老师称之为尖子生,有的人被老师称之为好少年,唯独这江海,通常就是老师嘴里常常念叨的. 极个别同学。 很显然,陈丹青在文学圈子里也是有着相同的待遇,不受人待见是一方面,他应该也是周围这些名家名流嘴里所谈论的. 某些人? 见江海走入会场,和江海有见过面的刘震云,主动走到他身边,同他介绍起当今文坛的名流名家: “来江海,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贾老师,老贾在乡土文学方面非常之有造诣,我觉得你们两个可以多沟通交流一些,你那本《许三观卖血记》,我觉得颇有些中国乡土文学的韵味在里面。” 第(1/3)页